做法簡單的營養美味: 香煎韭葱和美式炒蛋
自從時序進入了深秋之後,
市集或是大賣場裡的蔬菜價格與總類也跟著變動起來。
原本要論斤兩秤重賣的不便宜韭蔥逐漸進入盛產期, 價格也變得親民了起來。
甜美多汁的韭蔥不管是拿來煮湯或是和菇類一起拌炒,
拿來紅燒豆腐, 還是做成韭蔥炒蛋/烘蛋, 或是法式韭蔥鹹派,
那簡單而美妙的滋味與香氣都會讓人吃過之後難以忘懷。
這一天早晨, 我又想吃點不一樣的早餐, 走到廚房看到幾把漂亮肥美的韭蔥,
突然想到在<Kinfolk餐桌>一書當中看到的<香煎韭蔥和美式炒蛋>,
於是便動手為酷媽和自己做了這道菜, 然後搭配上烤吐司, 水果盤和香草焦糖瑪奇朵咖啡,
就是簡單營養又美味的女王早餐囉! ;-)
一起來看看這道<香煎韭蔥和美式炒蛋>是怎麼做的吧! ;-)
嘻嘻~~~想必大家都已經猜到了, 這個是每次都要來一張的食材排排照:
韭蔥, 百里香和有機雞蛋 (未入鏡的有: 奶油, 鹽和胡椒)
首先將韭蔥的蔥白部份剝去老皮, 清洗乾淨之後剖半再切成細絲
嘻嘻~~~食材準備並處理好之後再來一張排排照(順時鐘方向):
有機雞蛋, 韭蔥絲, 無鹽奶油, 百里香, 牛奶
取一個大平底煎鍋, 以中大火加熱奶油
將切好的韭蔥倒入鍋中
細細翻炒並用鹽稍微調味
直到韭蔥邊緣開始上色, 即可離火, 加入新鮮的百里香葉, 並以黑胡椒調味,
蓋上鍋蓋後靜置一旁備用
大碗當中加入雞蛋, 牛奶與鹽後用叉子均勻攪拌
再平底不沾鍋內放入奶油, 以中火加熱, 倒入但之後靜置
蛋液微微凝結時用鍋鏟將已經凝固的蛋推至鍋子的另一頭,
讓未凝固的蛋汁自然流向鍋子表面
重複著上述的動作直到蛋汁幾乎完全凝固為止
將炒好的蛋放到盤子當中, 再將炒好的韭蔥, 鹽與剩下的百里香業撒上,
配上烤好的吐司或是麵包就可以盡情享用囉!
<小莎悄悄說>
初見韭蔥的時候差一點把它誤認成是巨版的青蒜, 結果味道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原來韭蔥在巨版青蒜的外表之下其實是有著甜美溫柔洋蔥與微微韭菜味道的。
許多年前, 帥爸酷媽和我長年旅居在日本的乾媽來德國參加我和老爺的婚禮的時候,
擅長烹飪的乾媽在超市買了這個在日本被稱做是(日本)大蔥的韭蔥, 蔬菜和排骨回家來煲湯,
(那時候只有老爺茹素, 我和家人都還沒有開始吃素)
當時公公婆婆也正好來訪, 韭蔥排骨蔬菜湯傳出的香氣讓婆婆非常著迷,
乾媽盛了熱湯給公婆暖身, 那韭蔥排骨蔬菜湯清甜的滋味一直到結婚多年之後閒聊起,
婆婆和公公還記憶猶新並回味無窮呢! :)
我常會在市集上和超市裡看到韭蔥, 但不太常買,
因為我那時還不太知道該如何處理它, 也不知道該如何挑選韭蔥。
後來學了德文, 開始比較敢用破爛的德語和市集裡賣蔬菜的大叔大嬸們閒聊,
也慢慢懂得向婆婆媽媽們請益, 才漸漸懂得該怎麼處理與烹調韭蔥。
那時候才發現: 原來韭蔥不只可以熬高湯,
還可以化身成最佳配角, 襯托出許多食材的美味; 它也可以獨挑大樑當主角。
有一陣子我好喜歡用韭蔥和蘑菇來做鹹派, 或者是蔬菜焗烤, 也愛用它來燉煮羽衣甘藍。
市集裡賣蔬菜的大嬸說:
韭蔥最好吃的部份不是翠綠色的葉子, 而是那白色和黃綠色的梗,
所以挑選韭蔥的時候, 要挑白色蔥梗部份較長,
綠色葉子沒有變黃枯萎或破裂分叉的那種韭蔥。
韭蔥在春秋兩季盛產, 不過春天的韭蔥通常比秋天的韭蔥要來的纖細許多。
盡量不要挑選太纖細或太粗厚的(超過四公分, 那表示韭蔥的中間會太過硬實, 口感不好)
挑選尺寸大小適中的韭蔥。另外, 要挑選筆直的, 底部帶有白色莖鬚的,
聞起來略帶洋蔥味道而非刺鼻硫磺味道那種的韭蔥比較新鮮。
婆婆的經驗分享:
處理韭蔥的時候, 可以剝除外部一兩層比較老舊的葉片,
用刀子切開翠綠色葉子與白色葉梗的中間,
把韭蔥縱向剖開之後放到流動的水龍頭下仔細沖洗,
尤其要特別注意綠色葉片與白色蔥梗交界處的細塵或泥土沾黏。
如果是整株韭蔥要用到, 可以在切掉底部莖鬚之後,
約在離底部2-4cm的地方劃開一個X, 然後把韭蔥浸到裝滿水的大盆子當中,
靜置約半個小時之後, 通常泥沙就會在大盆當中沉澱, 比用篩網還容易清洗得乾淨。
另外, 韭蔥買回家之後可以用塑膠袋鬆鬆地包裹裝著放冰箱,
約莫可以保存5-10天左右。
※食譜來源:
<Kinfolk餐桌> p351 莎拉&休‧佛特--香煎韭葱和美式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