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開胃的涼拌菜--味噌醬烤茄子
說起來, 我真是一個愛吃又好胃口的小孩。
舉凡一般孩子不愛的苦瓜, 青菜, 茄子,
每一樣都是我的心頭好。
通常別人家的爸媽都是追在孩子的後頭勸孩子"再吃一口, 再吃一口!"
而我們家是追在孩子後頭"柔性勸說":"少吃一點, 少吃一點!"
倒也不是真的怕我們吃, 而是媽媽怕我們食慾太好又不愛運動, 很容易會橫向發展,
誰叫媽媽廚藝太好, 讓人很難停下筷子!!
不知道是因為我先愛上茄子才變成紫色控, 還是先喜歡紫色才連帶愛上茄子?
總之, 我喜歡媽媽做的層香茄子, 九層塔的香氣和茄子的肥美, 配上濃郁的醬汁,
光是這樣就可以扒掉不少白飯。一直到現在, 每次回到台灣也總是會跟媽媽撒嬌討菜吃。
除了媽媽的層香茄子之外, 爸爸的茄子湯也是讓我記憶深刻, 懷念不已的"私房菜" 。
嚴格說起來, 茄子湯應該算是"湯菜", 就像炒絲瓜那樣的湯菜感覺,
茄子簡單地用油與蒜頭爆出香氣之後, 加入開水煨煮到茄子變軟, 湯汁變濃稠,
加入很豪邁份量的白胡椒和鹽調味, 最後依照個人喜好再放入一點九層塔提香。
超級簡單的做法,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 它非常對我的胃!
也許是食材選得好, 也可能是煮這道菜的人在料理中放了滿滿的愛,
總之, 這個茄子湯是我童年裡很深刻的記憶。
是忙碌寡言的爸爸在工作之餘, 對我們的無聲的疼愛。
奇怪的是, 長大之後想要復刻這一道菜的味道, 卻怎麼也煮不出那個感覺。
明明每一個步驟都照爸媽所教的來操作, 但是總感覺少了些甚麼。
搬到德國來之後, 就再也沒看過台灣那種有著美麗亮紫的長形茄子了。
超市或市集上只有深紫色厚實圓潤的米茄,
而那厚厚外皮的難搞程度也讓當時的菜鳥煮婦我受了不少教訓。
茄子就應該要跟柔軟腴潤畫上等號, 硬是把茄子變硬漢怎麼了得?
幸好婆婆傳授了我料理米茄的方法, 讓我不會再有想撞牆的感覺。
阿費主廚利用了主婦們的好朋友--烤箱來處理茄子,
在處理的過程當中, 只要交給烤箱, 就可以偷閒休息一下,
等時間到了再來進行下一個步驟。
烤過的茄子非常好剝皮, 也帶有一種淡淡的迷人煙燻味道,
再淋上特調的日式味噌醬汁, 難搞的米茄也有迷人的魅力啊!!
一起來看看阿費主廚的和風烤茄子料理是怎麼做的吧!
這一道料理我是同時與阿費廚神的另一道料理一起做的,
所以我把茄子淋上橄欖油並灑上鹽巴
接著將茄子放入已經預熱至攝氏220度的烤箱當中, 烤約45分鐘
將烤好的茄子取出放涼至用手處理不會燙的溫度
接著將茄子的外皮全部剝掉
接著將茄子切成寬度約1cm的長條狀
調味料們: 香菇精(代替烹大師柴魚味精), 赤味噌,
昆布醬油(代替醬油, 同時取代柴魚的海味) 以及麻油
先把香菇味精和清水調勻
接著加入味噌, 昆布醬油與麻油一起調勻成醬汁
(由於味噌不易攪散, 我放到微波爐當中加熱十秒鐘)
把切好的茄子移到盤子中, 接著將醬汁淋在茄子上
然後撒上炒過的芝麻與些許蘿勒增香
<小莎悄悄說>
這一道味噌茄子很適合當夏天的開胃涼拌菜,
日是的赤味噌通常味道比較濃厚, 但在這道料理當中卻是用得恰到好處,
我最喜歡的還是烤過的芝麻與麻油的運用, 香氣十足。
如果是我還會加上些許米醋和糖, 酸甜鹹香,
這個醬汁或許拌上日式蕎麥涼麵或素麵也不錯!
我在這一道菜裡並沒有加入米醋, 但最後撒了一些日式一味粉(辣椒粉),
當下直覺這樣會很好吃, 結果事實證明我的直覺是對的 :)
就連不愛吃辣的老爺也大加稱讚, 並且很捧場地掃盤了! :D
阿費的亞洲風味料理, 果然也是經典, 難怪是廚神! ;-)
※食譜來源:
<The Family Meal> p142 Roasted Aubergine With Miso Dressing